提升教师评价素养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在哪里? | 头条
人人都说评价非常重要,可教师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不知道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价学生学习进展,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也就无从发挥。
中小学校应该如何提升教师的评价素养?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实验中学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突破口:操作化定义教学目标。
教师评价意识和素养的缺失,比想象的更严峻
在一次专家参与的学校教学研讨中,物理组的刘老师上了一节课《滑动摩擦力》,他在当堂检测中出了这样的题目:
虽然学生们很好地回答了这些当堂检测题目,但专家还是对这堂课的效果提出了质疑。
专家认为,刘老师这堂课的目标是理解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可当堂检测题目只考查了知识目标的达成,却忽视了能力目标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内容代表性不好。
只有在当堂检测中增加能力目标考查的题目,我们才能准确评判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达标程度。
经指导,物理教研组为这节课补充了一道题目:
在课上,我们已通过演示实验证明接触面的压力是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小明想自己做实验进一步探究接触面压力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变化的规律。
小明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用到的实验器材有:水平桌面一个,长木板一个,带挂钩的木块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若干。
具体做法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固定不变的情况下,使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探索木块上放置砝码数量增加后滑动摩擦力变化的规律。请根据这个实验帮小明设计一份记录表。
这道题目既考查了学生对滑动摩擦力多种影响因素的理解,又考查了学生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及记录表的能力。教师在检测中增加这种题目,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及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发展,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其实,在长期听评课中,我们发现,评价并没有受到教师们足够的重视。
学校近年来注重引导教师从“学-议-讲-练-评-补”六个环节上设计和反思教学。
在一轮集中听评课中,我们听取了15位青年教师的常态课。结果发现,每位教师都在40分钟教学时间里设计了评价环节,但多数教师因教学节奏没有把握好,以时间不足为由在课堂压缩了评价这一环节,能在一堂课中完成检测并及时反馈和补救的教师比较少。
如果课堂检测评价放在课后,那么学生究竟在课上学到了什么、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及有效到何种程度,教师就难以作出客观的判断,由此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改进就缺乏针对性。
在第二轮听评课中,我们将是否完成当堂检测作为一个重要的观测点,多数教师都能预留比较充分的时间实施评价,但检测题目的质量问题又浮现出来。
有的教师为了能当堂完成检测,设计的题量比较少,难以从整体上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展;有的教师为了向同事证明自己的教学有效,设计的检测题难度偏低,学生得分率很高,但教学效果究竟怎么样没法客观分析。
更重要的是,当堂检测题多数是从各种参考资料中选取或稍作修改而成,教师感觉自己编写题目存在困难。
从上述一系列的观察和研讨我们发现,教师不重视评价环节的重要原因是评价意识缺乏及相应的素养不足。
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仅仅是出检测题吗?
一说到评价,很多教师心目中的印象就是出测试题。而且,很多教师的测评题都是从各种教材和参考书中选编的,侧重于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教师评价素养缺失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它不仅体现在当堂检测环节,也体现在课前导学案设计和课上过程性评价中。
比如在一堂课的导学案设计中,教师往往重视基于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流程,却忽视了在各个学习节点上的评价任务设计。
这就导致基于导学案的学情分析不够客观深入,教师不了解学生在课前已经知道什么和还没有掌握什么,从而使教学设计与实施缺乏针对性,“以学定教”成为空话。
再次,教师对过程性评价重视不够。当前的教学不仅注重知识与技能,还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与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指向多元化。
特别是综合实践能力、批判性分析能力、探究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核心素养评价也开始摆在我们面前。
而这些重要能力和品质通常难以通过结果予以测量,许多教师又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讨论、问答等方式给予关注,使得这些能力的培养被架空。
评价素养是当前学科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短板”,已经成为掣肘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升教师评价素养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
提升教师评价素养的突破口与关键点
明确教学目标是做好评价工作的第一步:
只有教师明晰自己的教学目标或者说学生的学习目标,才能依据目标设计导学案,通过导学案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课前准备程度;
才能在教学中针对目标提问和设计随堂练习,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也才能在课后通过当堂检测及单元验收,评判学生目标达成程度以及自己的教学得失。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们在备课中已经重视目标的表达,通常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提出教学目标。
这种改变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教师在目标表述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目标模糊。
教师习惯于使用“掌握”“学会”“理解”等类似的词汇和表述方式,而不习惯运用举例、描述、说出、比较、收集等操作化的行为动词,对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的定义也不清晰。
操作化定义教学目标,应成为提升教师评价素养的突破口。
之所以说是突破口,是因为我们发现如果教师将目标表述操作化,达到SMART的程度,即S-specific,具体;M-measurable,可测量;A-attainable,可达成;R-realistic,现实的;T-time-bounded,有时间限制的,那么教师课前怎么设计导学案,课上怎么互动,课后怎么检测学习成效,也就自然有了清晰的思路。
教师们在备课阶段必须深入挖掘课标与教材,将教学目标由概括到具体,使目标表述越来越操作化。
比如,语文组李老师在讲授《藤野先生》第2课时,提出的教学目标是“感悟写人叙事散文中表达感情的方法”。
但经过集体备课,李老师将目标转变为“找出《藤野先生》一课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写出方法名称并标记典型段落”。
又如,英语王老师在讲授“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一课时,在词汇方面提出如下目标:“掌握culture、famous、appear、become、rich等有关单词”。
但集体备课后,王老师将目标调整为:“认读culture、famous、appear、rich、successful、might、main、reason、common、film、unlucky、lose、ready、simple等14个单词,会写famous、rich、successful、unlucky、simple等5个新出现的单词,并用它们造句。”
此外,对于课堂检测题,我们抓住提升题目效度作为提升教师素养的关键点。效度就是题目是否能够评价到评价目标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就学生学习成效作出有效的判断。
物理蒋老师在讲授《电阻》一课时,提出的教学目标是“联系实际,理解什么是电阻,了解电阻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常规目标,但这个目标因为难以考核,在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容易被忽视。
但是,在六字教学法的框架下,我们认为只有将物理与生活结合起来,学生才会对“学”和“议”感兴趣,才能学得更好,所以我们鼓励教师在导学案和当堂测评题中关注这类目标的评价。
于是,经过集体研讨,蒋老师这节课当堂测评给出这样一道题:
“电阻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请列举一个教材中没有提到过的例子,并尝试解释它的工作原理”。
如果只让学生举例,考查的是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和事件的记忆,而不是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效度不好。
现在,蒋老师要求学生自己走进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电阻,然后用所学知识予以解释和探究,这不仅有效测评了在生活中应用电阻这一既定目标的达成程度,更引发了学生对电阻知识的兴趣。
课后很多学生聚集在一起探讨电阻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学生还提出一些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比如回家自制可以调节亮度的台灯。
在我校,教师们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先聚焦教学目标展开讨论,将目标表述操作化,然后再讨论导学案设计、教学设计、评价任务设计以及检测题目设计。
目标的操作化和题目效度的提高,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有指向性,而且为教学诊断提供依据,由此教师对自己教学得失的评判就更加准确,教学改进也就更有针对性。
随着学校教师评价素养的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更加高效,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在不断提升。然而,教师的评价素养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涵盖的范围很广,不仅仅限于课堂评价,所以我们的研究也还将继续。
附:教学目标可选用的行为动词例举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实验中学
◤学校档案
创校时间: 1978年
学校地址:开封市城区东10公里处,地处祥符区人民路西段。
校训:仁爱 进取 博学 善思
学校简介:开封市祥符区实验中学是祥符区教育体育局唯一一所局属公办初中,学校设三个年级,共42个教学班,在校生2800余名。
▼
2019年,新校长传媒聚焦学校现场,
致力于发现最具真教育示范价值的学校,
每日一校,期待您的关注、推荐与转发。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
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来源丨
1. 《人民教育》:教师的评价素养,仅仅体现在出测试题上吗?作者吴明君
2. 《基础教育课程》:学科教学测量工具:“知-能量尺”的开发及应用,作者姚秋平
(图片来自学校官方网站)
责编丨李丹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阅